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昨日談及觀察所及的新一代國際觀,當然,世界上一切都有pros and cons。應該再補充一些。

那位小朋友確實有很多一般人不可能擁有的冷知識,例如他是近年幾乎唯一一個可以回答我「下一個會獨立的國家是哪一個」的人(現在屬於巴布亞新幾內亞的 Bouganville,預計2027年獨立)。但有趣的是,對他而言,這些知識和虛擬世界的知識,例如 Harry Potter 入面的地名,似乎是屬於「同類」的。

這就像他玩FIFA 遊戲時,同隊入面有不同時代的馬甸尼、奧高查和當時得令的夏蘭特,感覺是理所當然。

他會知道根西是一個「地方」、不是國家,但雖然他來自香港,卻不會有興趣深究根西、奧蘭群島和香港的「自治」之間,有甚麼分別,甚麼東西可以做,甚麼不可以做。同一道理,也不大感興趣根西和蘇格蘭與英國的不同關係。和上一代對比,知識建構方法論的差異,就很明顯:一般香港人根本不大會知道奧蘭群島和根西這些地方,頂多是模模糊糊曾經聽過,但真正知道的人,卻又幾乎立刻會拿來和香港比較,否則「知道」是沒有意思的。

那我小時候是怎樣形成有關記憶的?一個途徑是郵票,然後我會對那些消失了的國家、政體感興趣,再慢慢切入它們的歷史,與及不同種類的身份、政體之間的微妙差異。另一個途徑是新聞,每次在新聞報導聽到陌生的地名和人名,都會感到好奇,然後去查證,方法就是通過和我已經掌握的知識交叉對照。可以說,在前互聯網時代,學習始終都是「現實世界-driven」的。

然而在未來世界,很可能每一個人、或每一個群體,都有自己的「元宇宙」。對他們而言,「現實」的 Bouganville 怎麼樣並不重要,如果他們的成員都習慣看見 Bouganville 旁邊,algorithm 就會出現哈利波特的 Hogwarts、或電影《黑豹》的「瓦干達」,然後構成一個自成體系的知識宇宙,那就已經是「真實」。就像羅文和Little Richard可能毫無關係,但演算法根據聽眾的口味,將他們緊密扣連,就會出現以往現實世界不會出現的二創。

這就像很多舊電影的個別場景,有時都會在網絡社會忽然走紅,但原因不過是被利用作 meme,然後得到第二生命。那為甚麼他們的第一生命一定更重要?不過是因為我們在入面。但下一代呢?

越是接觸新一代,越是覺得他們每日都在以我們想像不到的速度和深度,建構屬於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多麼刺激、多麼fascinating 的過程。可惜我的年紀太大,已經不可以重頭來過。但看見下一代的前景,還是充滿希望。

▶️ 廖詩颺博士:「三師」的末日:人工智能首先取代醫生、律師、會計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xaAj-oAv8

Files

Comments

思前想後

我又覺得我地細個果陣都唔一定係現實世界driven, 例如細個果陣玩civilization 呢隻game咁, America, China, Aztec 等等都可以同樣係4000BC 開始出現, 亦都可以random 咁係唔同地方出現, 亦都可以random map. 玩既時候, 我相信都唔會有人覺得有咩問題, 情況就好似你講呢位小朋友玩FIFA 咁. 我第一隻接觸既game 就係小學果陣玩水滸傳, 之後就係三國志等等, 而呢D 就令我係現實生活中對水滸傳, 三國演義等產生興趣, 而三國志對我既影響更深遠, 令我對中國歷史產生興趣, 之後讀中學果陣, 搵到套一系列既書, 慢慢由春秋睇到清朝, 咁睇都可以係話由虛擬對現實產生影響. 諗深一層, 我地係腦海中既幻想, 發白日夢, 天馬行空等, 係咪都可以歸類為"虛擬"既一種呢? 如果係既話, 虛擬同現實其實一直都係互相影響, 只係有電腦既出現後, 就將呢種人腦既虛擬搬左出黎去到電腦既虛擬, 變得更似現實.

堅離地書院 College

我估分別係最初三國水滸 RPG,都係玩家玩一個遊戲,而今日入面有transaction 有現實世界課金之類,就係「進入」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