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認識我的朋友,會知道我很少說「我」字,非常不喜歡說話,更不用說去說「我的故事」。特別是甚麼受打壓、被如何對待或割蓆、有甚麼犧牲之類,這樣說話不是我的習慣。

知道這樣說好難頂,但本質上,依然是人馬座。

然而自從離開香港,驀然回首,越來越覺得「香港」不單是香港人的故事,也是世界的寶貴經驗。究竟昔日香港是如何運作,各門各派、各行各業、各黨各國之間,如何找到一個脆弱的平衡,最終又何以遭受此間大劫,都很值得深思。

而如何避免香港的悲劇,在台灣和海外其他地方重演,分享有關經驗,也是我們的責任。

因緣際會,我在過去二十年、也可以說是人生最年輕的黃金歲月,雖然本人微不足道,但在跨身份、職業、立場、階層的香港不同圈子當中,卻也經歷了不少事、認識了不少人,乃至經常令人感到好奇。有緣份有這些經歷的香港人並不會太多,假如能從中窺見香港昔日潛規則,而不是流於獵奇,在香港學的研究角度,也可能略有參考價值。

以上念頭在心裏縈繞良久,但總是沒有恆心有系統的寫下來。直到幾個月前,在台灣一個閉門分享,聽到來自香港的陳祖為教授,以「個人半自傳」角度,解讀香港過去幾十年的故事,例如香港發生什麼事的時候,他在當中做過什麼。這種視角,不是純粹的論事,也不是純粹的個人回憶,我當時就想,如果讓我來說,會怎樣說呢。

不久前,一位素未謀面但久仰的前輩來函,問及很多往事;而離開香港之前,我也專門搜購了大量舊書,老闆專門為我度身訂造,找了一堆經典,認定我會對這些那些感興趣。再參考一些前輩例如李怡、程翔等離開香港後,以不同角度撰寫的回憶錄,於是我想,如果東施效顰,也可能填補一些歷史的空白。

問題是以我的年紀,認識的人和事,不少依然在風眼當中。一些事情太近代,自然也未能公開分享。如何拿捏分寸,而又要不失真,同時保持可讀性,就費煞思量。不過想來想去,隨緣而寫,就是了。

既然是回憶,也希望取一個名字。記得從前讀《蜀山劍俠傳》,對一個法寶名叫「納芥環」的印象很深,它出自佛經典故「芥子納須彌」,「芥子」是蔬菜玉米的最微小之處,「須彌」則是古代神話的仙山,比喻最大的道理,也可以裝進最小的容器,因此一切都是無邊無垠。倪匡的衛斯理小說,也有一本《須彌芥子》,典故則一。又想起《神鵰俠侶》的天竺高手尼摩星,有一獨門武功「釋迦擲象功」,大象可以隨便拋上天、幾日後才跌回來,自然又是顛覆輕重緩急的同一寓意。

我自然沒有這樣的境界,只希望大家感興趣的是結構,不要被人和事的枝節過分纏繞,就是了。目前暫時擬定的大綱,會嘗試涵蓋我在香港接觸的若干圈子:學術、媒體、政府、公民社會、文化、教育、商界、網絡,以及香港涉外關係的小故事,這個月開始,會在Patreon「堅離地城」Tier 獨家連載。也很希望從大家的意見、反應,能重新思考無論是自己、還是香港,各自的前世今生。

Files

Comments

Cherry

期待

Mac

多谢沈教授為香港找回真實的過去,讓我們現在活得更清醒自在。

Emily Yeung

早晨! 好期待,非常感謝🙏

Si

Thank you for the hard work. 期待

Wendy Lam

“微不足道”實在唔啱你用喎!😄😄

吳港生

我這代 畢業於2000‘s 真的過了黃金歲月,過去十幾年帶著洋華兼備的“香港人” 身份 - 世界通行,把自己的專業領域發揮。但原來一切都不能長久

Lamington

支持、期待♾

Lap Chi So

陳祖為教授移民咗去台灣嗎?佢係我大學時嘅講師,從佢身上獲益良多!

TW

殷切期待!

Emily Tam

期待

Jenny Tung

超級期待!☺️

zzz1eep

聖經都有芥菜種的比喻,在文學及宗教都重視,足見芥茶種子威力不容勿視。若有些風眼中嘅人和事,記下待日後由你嘅仔女發佈。衷心期待

yywong

正👍

Jon T

Take care. And looking forward to reading your posts.

Philip Shek

期待🙏🏻

pp lam

要upgrade 了

Polly Chow

耐心地等待

Jacky Fung

支持及期待 您的作品面世

Bird Bird

係咪要去另一個tier㗎

im_nts

正如《萬曆十五年》、《潛規則》,微觀的事件、人物,很多時映照出大環境的片面

Meow

💪🏻👍🏻🙏🏻

Amy

期待

Joan

支持、期待…祝一切安好!

KK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