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烏克蘭是典型的「撕裂國度」,親西方Vs親俄勢力之爭從未曾間斷。普京吞併烏克蘭克里米亞後,又肢解烏克蘭東部俄裔聚居的地區搞獨立,成立「頓涅茨克共和國」(Donetsk)和「盧甘斯克共和國」(Luhansk),作為緩衝區。2014年2月起,這些地方挑戰烏克蘭中央政府的頓巴斯戰爭(又稱東烏克蘭戰爭)爆發,亦因為這場衝突,間接發生了馬航MH17班機被擊落的慘劇。

戰爭以2014、2015年兩次簽訂《明斯克協議》暫時停火,簽約方包括俄羅斯、烏克蘭、還有那兩個宣佈獨立的「共和國」,見證國則包括德國、法國和白羅斯,但爭議仍未解決。協議讓頓內茨克、盧甘斯克獲得特殊自治地位,而烏克蘭政府始終不願意白白失去對東部的控制,始終希望美國能援手,再談一個比較能捍衛「國家安全」的新協議。親西方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今年初主張修訂《明斯克協議》,並要邀請美國直接加入談判桌,企圖打西方牌;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此舉是不遵守協議,又指即使美國參與談判,也無助解決緊張局面。

此事在拜登政府任內,出現突破性發展。曾高調支持烏克蘭而被俄羅斯公開「制裁」、「禁止入境」的美國國務次卿盧嵐(Victoria Nuland),上周官式訪問莫斯科,與克利姆林宮副幕僚長柯札克(Dmitry Kozak)會談。據俄媒報導,雙方「一致認為烏克蘭為了地區和平」,應充份落實《明斯克協議》,以恢復頓巴斯地區的和平和穩定。而在美俄官員會晤前一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亦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晤,歐盟也表態支持落實《明思克協議》。

烏克蘭未能阻止東部獲得「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成為俄羅斯附庸國,反映烏克蘭拉攏歐美抗衡俄羅斯的算盤,並未奏效。加上它尋求加入北約、歐盟始終未有進展,成功,反映西方似乎已經決定犧牲烏克蘭利益,或情願烏克蘭成為和俄羅斯之間的緩衝國。對普京而言,當西方忙於應付中國挑戰,而靜靜鞏固近年擴張成果,這才是一大勝利。假如《明斯克協定》能被落實,換取俄羅斯默許烏克蘭十年後加入歐盟,這已經是烏克蘭的最佳結局了。

(綜合:塔斯社、 RT、中央社)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