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時至今日,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堅持報道真相,永遠是獨裁政權最懼怕的事。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剛揭曉,今年由菲律賓網媒《Rappler執》行長蕾莎(Maria Ressa)、俄羅斯獨立媒體《新報》(Novaya Gazeta)總編輯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共同獲獎。這是1935年被納粹黨囚禁在集中營的德國記者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sky)獲獎後,接近100年來首次有傳媒工作者得到和平獎,在全球納粹一類獨裁國家復興的背景下,格外有象徵意義。

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指二人的得奬理由是「努力捍衛言論自由,而這是民主和持久和平的先決條件」。得主之一的蕾莎,和香港也有一定淵源,她曾就港人記憶猶深的2010年馬尼拉人質事件,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批評時任總統阿基諾三世的處理手段。蕾莎曾擔任《CNN》東南亞區首席調查記者,然後於2012年創辦網媒《Rappler》,2018年獲選為《時代》年度風雲人物之一,曾獲多個新聞獎項。近年她因為批評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人權紀錄,而遭菲律賓多次逮捕。

另一名得主穆拉托夫同樣不時面對人身安全風險。他是俄羅斯獨立媒體《新報》的創辦人之一,在越來越艱難的空間下,一直捍衛俄羅斯僅有的言論自由,被保護記者協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譽為「當今在俄羅斯具有全國影響力、唯一重要的報章」,穆拉托夫也獲該組織頒發國際新聞自由獎。《新報》以敢於報道政府腐敗和侵犯人權等議題而著名,成為普京政府的眼中釘,近年該報甚至先後有起碼4名記者被殺。

二人獲獎,對香港的傳媒工作者也是一大鼓舞。《港區國安法》生效以來,香港媒體成為重點打擊對象,《蘋果日報》被肢解、老闆黎智英可能被判終身監禁,《香港電台》也被奪舍,眾多資深傳媒人離職的離職、出走的出走,至於獨立記者被政權直接鎮壓,更是中國大陸「行之有效」的手法。可以說二人的獲獎,港人感同身受,而無論獲獎的是誰人,訊息能夠傳到淪陷區,才最重要。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